首页 > 廉政要闻 正文

廉政要闻

对话"十四五"丨 难点总能被攻克关键是要有热情

稿件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 2021-06-21 09:12:58

  星际探测、载人航天等重大航天工程写入了“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高大上”的航天工程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意义?空间站建成后,下一步电影中的星际旅行、星际移民是否能变成现实?围绕相关问题,记者对中国航空学会动力分会委员、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党委委员黄玥进行了采访。

  问:有人觉得空间站、航天工程这些很“高大上”,似乎离我们的生活很远。您觉得空间站建设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价值及意义?

  黄玥:空间站可以为太空中的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提供长期的场所,能够极大地促进空间科学、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天文科学、微重力流体科学、地球科学、应用新技术等领域的发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技术创新。通过太空实验研究可以让我们探索人类的起源和宇宙的奥秘;或许某一天我们餐桌上的很多食物都是通过太空生物育种培育出来的,困扰人类的粮食安全问题可能通过太空技术得以解决。下一代通信技术、下一代空天推进技术或者新的商业模式都有可能诞生于太空,这些都将影响我们普通人的生活,甚至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

  问:从神一到神十二,我们的飞船越来越舒适,载人数也越来越多。在您看来,我们离载普通人上天的这种太空旅行还有多远?从理论上说,电影中的星际旅行是否具有可实现性?

  黄玥:随着科技进步,航天技术不断突破,普通人的太空旅行在不久的将来肯定会成为现实。国外一些商业航天公司都在开展相关技术储备研究与商业计划,国内也有公司提出相关的太空旅游规划,并有望在2024年之前开启平民太空旅游项目。

  理论上,星际旅行是具有可实现性的。近些年,中美等大国都开展了火星车登陆火星的试验。今年5月15日,中国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首次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5月22日,“祝融号”火星车到达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下一步,我们国家可能会有载人登火星的计划,这些都是人类星际之旅的开端。事实上,许多过去被打上“不可能”标签的事物,如今都已实现。事物的发展速度往往远超预期,电影中的星际旅行也不是遥不可及。

  问:您如何看待星际移民这件事?要实现这个梦想,您觉得最大的挑战在哪里?

  黄玥:科技发展、探索宇宙的目的就是为人类服务。星际移民同样服务于这个目标,目的是为人类提供更加广阔的资源、更多的生存空间。从目前的技术状况来看,星际移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眼下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是:地球之外,哪个星球最适合生命生存?我们应该如何在无重力的环境下生活或者找到一个与地球一样具有重力的地方?如何在星际中快速安全地运输人与物等等。

  就这些问题我与一些业内人士进行过交流,大家的意见是,星际移民对整个航天运输领域的牵引作用,让航天发射从卫星发射途径,回归到了它运输手段的本质。星际移民这个目标要实现可能相对还遥远一些,但阶段性地在地球上实现两地间的高速飞行却非常有希望。我们都觉得,目前的最大挑战在于能否唤起一代又一代人对这一领域的关注、兴趣和投入。只有一个时代最厉害的人才都投入其中,社会各界广泛支持,大家都对这个方向充满期待和热情,才能创造更多可能。星际移民同样需要这样的社会环境与热情,单就技术本身来说,难点总是能够被攻克的,关键是有没有这个热情。

  问:航天工程涉及到非常多的学科。近年来,新兴技术的发展对于我们航天研究和制造是否带来一些帮助?

  黄玥:新技术发展大大促进了航天研究和制造的进步, 比如智能技术应用于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的对接中,刚刚成功发射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首次实施载人自主快速对接,就像是有着全自动驾驶功能的“超跑”,自主计算,自主判断到达目的地。

  除此之外,为了适应严酷的飞行环境,减轻结构重量,神舟飞船的关键部位选用了高性能复合新材料,具有重量轻、强度高、抗烧蚀的优异性能,新材料技术发展减轻了结构重量,显著提高了飞船的性能。据不完全统计,新材料的发展进步很大一部分来自于航天领域技术牵引。此外,数字传输的软硬件新技术也大大提升了航天飞船图像传输质量,为科学实验的记录与通信提供了保障。(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王雅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