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吴忠
吴忠:靶向监督 铁纪护航乡村全面振兴
吴忠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扎实推进“两个底线”目标任务和“五大振兴”等重点工作,以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高位推动、统筹谋划,找准靶向监督切入点。将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专项治理“双组长”工作制,切实强化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全面压实市县乡村“四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建立“双包双联”和结对帮扶机制,县级领导带头深入包抓联系村(户),切实为村“两委”和帮扶群众出实招、解难题。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制定《关于加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产业帮扶政策落实和资金使用情况监督的工作方案》《2023年度专项治理工作计划》,以“六查六治”行动为抓手,建立常态化提级监督村(社区)、复查复核、定期报告、联席会议、先于查处、通报曝光等6项机制,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统筹推进靶向监督工作。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机制,督促各行业部门严格执行责任落实、要素保障、考核评价等制度,推动农业农村、乡村振兴、民政、住建等17个部门扎实开展“一领域一专项”工作,推动靶向监督由行业部门向乡镇、村组延伸,全面排查堵点难点以及问题死角和治理盲区。
聚焦问题、对症下药,打通贯彻执行淤堵点。建立“信、访、网、电、微”五位一体的信访举报问题受理机制,在吴忠日报、吴忠电视台、“清风吴忠”微信公众号开通举报专栏,各县(市、区)组织行业部门、乡镇、村多渠道公布专项治理监督举报方式,深化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应用,广泛收集问题线索,动员基层群众积极参与乡村全面振兴。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办结群众投诉443件(次),受理群众信访举报41件。以“工作专班”模式组建靶向监督检查组,深入一线走访调研,摸准实情,带着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采取谈心谈话、面对面交流、下沉监督检查等方式,开展近距离、可视化、多角度的监督检查。针对有的单位对乡村振兴工作认识还不到位、工作成效不够明显、工作作风不够扎实、工作协同配合督导不够、问题整改和线索办理进度较慢等5个方面22个问题下发《督查通报》,有针对性提出工作要求,推动监督靶向发力、精准施治。统筹推动对本地区本系统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开展全面自查排查,发现问题一律纳入台账清单,逐项整改销号。市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针对财政涉农资金、衔接补助资金使用情况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市财政、审计、交通、住建、民政、医保等部门积极发挥行业职能,深入推进重大资金、重点项目监督审计和日常督查。截至目前,全市共自查自纠乡村振兴领域各类问题312个,即查即改问题208个,整改完成率67%,104个问题正在持续推进整改落实。
标本兼治、放大成效,抓实促进完善发展落脚点。以“小切口”推动问题整改“大文章”,针对审计署反馈红寺堡区、同心县乡村振兴产业帮扶政策落实和资金使用情况有关问题,成立专项督导组,对反馈问题整改落实情况跟进督办、现场调度,下发《纪检监察建议书》5份。联合市自然资源局、农业农村局全面排查梳理基本农田“非粮化”问题7个,整改2020年以来违法违规占用耕地图斑423个,受理问题线索2件,立案2人,诫勉谈话1人,同时督促行业部门深入分析问题原因,有针对性制定《吴忠市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实施意见》《耕地保护十条措施》,进一步健全监管机制,堵塞制度漏洞。探索建立基层党风政风观测员制度,聘请10名政治素质过硬的党员干部担任观测员,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身边事、身边人入手,集中整治政策落实不到位、打折扣搞变通等行为。全市查处民生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10件,处理22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8人;查处乡村振兴工作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5起,处理24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5人。建立市纪委监委与各相关行政监督部门之间问题线索移交移送机制,分类处置线索,形成有力震慑。截至目前,全市共受理乡村振兴领域问题线索121件,处理130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7人。(吴忠市纪委监委)